伴随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,信息技术快速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各个领域。信息技术在商务、医疗、教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昭示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。20世纪90年代开始,信息技术也开始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领域,“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”逐渐为人们熟知和运用。 ?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就是采用数字采集、数字储存、数字处理、数字展示、数字传播等技术,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、再现、复原成可共享、可再生的数字形态,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,以新的方式加以保存,以新的需求加以利用。20世纪90年代,美国国会便开启了美国记忆计划,对美国的历史记忆与文化档案等进行数字记录与保护。1992年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“世界记忆工程”也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,推动了文化遗产的数字化。 这些虚拟展示系统既避免了文化遗产受旅游?和其他破坏,也为广大用户提供了可以随时随地体验的条件。在虚拟展示中,建筑物、文物以及它们的装饰细节都可以被真实、形象地复制出来,并栩栩如生的展示在观众面前。观众再也不必受到场馆开放时间或开放范围的限制,甚至可以足不出户地对每一件展品进行近距离的观察和鉴赏。而且,由于人机互动的自由性,观众可以脱离程式化的固定解说词,选择使用或不使用多媒体解说,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思路进行游览。 滑轨电视由定制滑行轨道、等离子电视、红外传感器、灯箱、计算机组成。在类似坐标轴的展墙上镶嵌各种案例图片,同时制作一组可滑动的机械结构以悬挂屏幕。 滑轨互动展示系统目前包含手动滑轨、自动循环滑轨、触控滑轨等,可广泛运用于各种宣传展示环节。该系统以滑动扫描的形式将实体产品、图纸线稿等内容以全新的形式展示在观众面前,更具趣味性及科技感。